卢春房到中铁八局承建的拉日铁路拉萨河特大桥项目考察
整体上看,本次事件持续的时间较短、影响的量级不大,加之我国进口印尼煤的热值偏低、替代性较强,对国内动力煤市场的实质性影响较小。
后市来看,供应方面,临近春节,煤矿将陆续停产、减产,加之煤管票限制,部分煤矿煤管票紧张,春节前后煤矿生产将季节性减少。因此,春节前动力煤价格或将保持震荡走势。
一方面,为了保障冬奥会期间用煤用电安全,终端传统的春节前补库任务升级,特别是京津冀鲁豫蒙辽等冬奥会能源电力供应保障重点地区相关电厂库存要在1月底前提高到30天及以上。综合来看,目前,北方港5500大卡动力煤到港成本在950-970元/吨,倒挂仍然存在,加之春节期间更倾向于持币过节,贸易商的发货积极性受到抑制,港口库存将维持低位。现货资源紧缺,价格在春节前也较难出大幅的回调;同时,下游较高的库存也抑制了价格上涨的空间。产量再次回到280万吨以上,主要是因为采购好转。值得关注的是,日耗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已基本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根据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监测的数据显示,1月13日当周,鄂尔多斯日均产量284万吨/日,周环比提高30万吨/日;比12月份的均值也提高了22万吨/日。需求方面,春节前后耗煤也将季节性下降,有保供煤的终端库存相对安全。12月份以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对晋能控股集团及部分煤矿违法违规生产情况进行通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长治监察分局对三元煤业和长治王庄煤业两座煤矿超产情况公开通报,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西辛庄镇杜西沟村发生盗采煤炭资源引发的透水事故,造成2人遇难,当前各地全力保供,在量价齐升拉动下,超产、非法盗采行为接连发生,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快速反应,预计后期产地将开展打击私挖盗采和整治煤矿违规生产等专项行动,加之临近元旦、春节,产地煤矿安监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同时,年底煤矿自检增多,煤矿生产活动或受到一定影响,但较去年同期仍将偏高,下游发电、供热用煤等仍有保障。
需求端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本月23日至26日,将有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下降6-10℃,局地可达12℃以上,27-28日,江南以北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低,将出现入冬以来最低气温。虽然12月下旬电厂日耗有望抬头向上,但在库存充足及长协煤保供背景下,终端对市场煤的采购积极性或难有明显提升,市场煤价仍缺乏支撑,同时,终端库存将继续缓慢下降。后市研判综合来看,本月中旬起,沿海终端库存开始进入去库阶段,但仍远超去年同期水平,根据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调研数据显示,截止12月16日,沿海8省终端用户库存为3515万吨,较前期高点下降2.3%,同比增长40.9%。12月下旬,民用电负荷或将得到提振,电厂日耗及相对应的煤炭消费量将增加。
供应端12月国内煤炭供应同比仍偏高近日,陕西省开展冬季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检查专项行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对省内部分煤矿违法违规生产情况进行行政处罚并公开通报;再加上12.15非法盗采煤炭引发透水事故,使得后期安全检查力度进一步趋严,煤炭供应有所收紧。
随着需求的回暖,预计本月底、一月初,下游将出现一波集中采购,对市场有支撑。得到会议信息的煤炭贸易商,为了规避市场风险,不再挺价,开始甩货,造成11月份平稳了一个月的煤价在严寒时节竟然出现连续两周的回落,跌幅达200元/吨。尽管市场户发运减少,环渤海港口、二港、广州港存煤不多,但由于月初煤炭会上确定了明年煤炭价格的合理区间,造成市场整体下行趋势确定。随着下游需求的释放、产地安监形势的趋严,煤炭价格跌至成本线后,没有继续出现大幅下降,供需双方仍在博弈,成交僵持。
但是,由于环渤海港口现货资源很少,低硫优质煤少之又少。新一轮冷空气降临,为应对极端天气,下游拉运依旧积极,环渤海港口下锚船不少,但大都在等货或者等降价;秦港库存再次降至500万吨以下之后,库存持续低位运行。而预计一月中旬之后,市场情绪将减弱,有货的贸易商在后市预期偏弱的情况下加快出货,但基于终端还价水平过低,买卖双方报、还盘存在很大差距,出货困难。再次,距离年关越来越近,市场看空情绪蔓延。
近期,煤电双方积极兑现长协和保供,下游电厂库存水平没有明显下降。受寒潮天气影响,华东、华中地区气温再次下降,终端日耗上升逐渐加快,库存拐点出现。
首先,煤炭供应在收紧。岁末年初,安全生产更加重要。
就港口情况而言,市场报价依旧偏弱运行,交易价格延续下跌趋势。因此,并未出现塌方式的下跌,限制了煤价的下跌空间。其次,港口运输繁忙有序。第四,主产地市场接连不断进行安全、环保检查,但主力煤企积极发运,大秦线运量不减,促使曹妃甸、京唐港到港拉煤车不减;叠加终端电厂库存高位,消耗缓慢。前期,针对煤炭供需偏紧的情况,上级主管部门积极协调,产运需企业在年度长期合同的基础上再次补签合同,煤炭供应中长期合同履约情况良好。终端采购主要以刚需为主,但压价严重且对指标要求较为严格
随着需求的回暖,预计本月底、一月初,下游将出现一波集中采购,对市场有支撑。岁末年初,安全生产更加重要。
第四,主产地市场接连不断进行安全、环保检查,但主力煤企积极发运,大秦线运量不减,促使曹妃甸、京唐港到港拉煤车不减;叠加终端电厂库存高位,消耗缓慢。近日,陕西省开展冬季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检查专项行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对省内部分煤矿违法违规生产情况进行行政处罚并公开通报;再加上12.15非法盗采煤炭引发透水事故,使得后期安全检查力度进一步趋严,煤炭供应有所收紧。
受寒潮天气影响,华东、华中地区气温再次下降,终端日耗上升逐渐加快,库存拐点出现。首先,煤炭供应在收紧。
近期,煤电双方积极兑现长协和保供,下游电厂库存水平没有明显下降。终端采购主要以刚需为主,但压价严重且对指标要求较为严格。尽管市场户发运减少,环渤海港口、二港、广州港存煤不多,但由于月初煤炭会上确定了明年煤炭价格的合理区间,造成市场整体下行趋势确定。前期,针对煤炭供需偏紧的情况,上级主管部门积极协调,产运需企业在年度长期合同的基础上再次补签合同,煤炭供应中长期合同履约情况良好。
就港口情况而言,市场报价依旧偏弱运行,交易价格延续下跌趋势。但是,由于环渤海港口现货资源很少,低硫优质煤少之又少。
再次,距离年关越来越近,市场看空情绪蔓延。得到会议信息的煤炭贸易商,为了规避市场风险,不再挺价,开始甩货,造成11月份平稳了一个月的煤价在严寒时节竟然出现连续两周的回落,跌幅达200元/吨。
其次,港口运输繁忙有序。随着下游需求的释放、产地安监形势的趋严,煤炭价格跌至成本线后,没有继续出现大幅下降,供需双方仍在博弈,成交僵持。
新一轮冷空气降临,为应对极端天气,下游拉运依旧积极,环渤海港口下锚船不少,但大都在等货或者等降价;秦港库存再次降至500万吨以下之后,库存持续低位运行。而预计一月中旬之后,市场情绪将减弱,有货的贸易商在后市预期偏弱的情况下加快出货,但基于终端还价水平过低,买卖双方报、还盘存在很大差距,出货困难。因此,并未出现塌方式的下跌,限制了煤价的下跌空间这些天,从坑口到港口,从现货到期货,从煤价到运价,节奏上都是跌跌跌!今日智库判断,秦港5500在这会儿吨煤1040元的基础上,这周就要跌破1000元/吨的水平!至于煤价下跌的原因,今日智库之前就说过,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产量增速太快了。
今日智库认为,煤价还会承压下跌,秦港5500跌破千元只是时间问题,但不至于快速下跌。据国家统计局发的最新数据,11月份,全国生产原煤3.7亿吨,同比增长4.6%,日均产量1236万吨。
今日智库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现在已经是产量高增长,需求负增长了!由于库存已经达到安全水平,电厂北上拉煤的意愿也在下降!12月20号,中国沿海煤炭运价综合指数下跌69.97点至1151.59点,各航线运价跌幅在2.1元/吨-4.2元/吨,目前载重56万吨的船,从秦皇岛到广州差不多只要68元/吨,比前期高位跌了20多!不过,天气预报显示,12月23-26号,将有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下降6~10℃,局地可达12℃以上。目前,在沿海电厂日耗预期提升,以及因恶劣天气增多使得封航增多的情况下,下游电厂的采购积极性应该也会出现一定的好转。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据,折合全年产能超过45亿,一个足以把现在的煤价再打掉一半的供给水平!现在由于安全检查的原因,产量可能会受些影响,不过大概率应该还在日均产量1200万吨以上。且另个方面,近日沿海电厂日耗在205万吨左右,低于去年同期水平。